明清時期陸續有大陸福建、廈門沿海居民遷移至馬祖定居,而於清朝同治年間,落居北竿島的王氏家族,在靠近白沙港旁,興建了現今聞名的坂里大宅。
在馬祖轉變為戰地前線時,為了因應作戰政務所需,坂里大宅還曾被徵調為軍方住所之用;直至西元2009年坂里大宅在王氏宗親大力支持下,使用傳統建築工法將整座宅第完成修繕,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其轉為文化觀光的資產,成為閩東式建築聚落的代表。
馬祖島上古宅不少,都是早年先民就地取村以石頭、木材加以興建而成,而建築工法就能代表該宅第的經濟能力,若是採用亂石砌疊法所造成的房子,大多為當年小康家庭所有;若是以花崗岩採人字砌法所建的屋子,大部份是富貴人家。
而坂里大宅即是人字砌與丁字砌法所興建而出的豪華宅子,由整齊排列的屋外石牆就不難看出當年王氏家族的風光。坂里大宅的建築內部中,以原木作為主要建材,架構出正宗天井、四合院與閣樓,猶如一顆四方的印章矗立其中。
現今的坂里大宅已經完全開放給大眾參觀,可以穿梭其中一探當年大戶人家的居住格局。